自從公眾號建立以來,我們一邊扒假料、摻料、白皮、拼補、畫色、偷工、減料,一邊教怎么看紅木家具的做工、器型,也經(jīng)常做入門科普:什么是紅木、紅木和常見名貴木材的學名俗稱對照、常見紅木替代用材等等。
但是,接觸的客戶多了之后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原來做的科普部分是遠遠不夠的。
一個朋友說他買了一塊非洲花梨大板茶臺。但是很少有用非洲花梨做大板的,就問是不是搞錯了。沒想到看到之后發(fā)現(xiàn)是奧坎大板,他就問那個老板,怎么把奧坎說成紅木刺猬紫檀了。老板說:我說的是非洲花梨,誰規(guī)定只有刺猬紫檀才叫非洲花梨?奧坎是非洲產(chǎn)的,也是花梨的一種,所以我們也叫非洲花梨。
不知道奧坎(加蓬圓盤豆)什么時候變成花梨的一種了,不過也確實沒法律規(guī)定奧坎就不能叫花梨,也確實是非洲長的,叫非洲花梨挑不出毛病來。
和幾個做紅木的朋友逛市場看巴里黃檀家具,卻看到有家店標牌上寫著“老撾紅酸枝”,一會營業(yè)員過來了,介紹時卻說:我們這個“老撾大紅酸枝沙發(fā)”怎么怎么樣。
于是提醒她:把巴里黃檀叫成“老撾紅酸枝”還說的過去,說成“老撾大紅酸枝”就不對了,這個“大”字是不能亂加的。
營業(yè)員說:“都是這樣叫,你們不懂紅木的”。我們聽了,老臉直接掉到地上,話都說不出來。
把伯利茲黃檀當成海南黃花梨公開拍賣,客戶發(fā)現(xiàn)貨不對,鑒定結(jié)果是伯利茲,去討說法。公司回應(yīng):海南黃花梨這個名稱,是我們按自己的標準取的,與行業(yè)標準無關(guān)。只要有故宮書籍里描述的海南黃花梨外表特性:例如鬼臉、水波紋、山水紋、鬼眼、虎皮紋、蝴蝶紋、蜘蛛紋等特性,我司就認定為海南黃花梨,其他所有鑒定機構(gòu)的鑒定標準我們一概不認!
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!“連黃”讓全國各地中招者無數(shù),16年在一個“連天紅的海黃陷阱”圈子里就有近百人匯集,據(jù)他們自己不完全統(tǒng)計,僅他們這個圈子里的“連黃”實拍價錢合計已經(jīng)達到上千萬!
對一個行業(yè)了解的越多,越容易產(chǎn)生錯覺,誤以為行業(yè)這些簡單的常識大家都應(yīng)該知道。所以在和客戶交流時往往忽略這些常識,直接深入的談,而實際上,絕大多數(shù)人對這些“常識”是一無所知的,所以經(jīng)常會聽的一頭霧水。
這個誤區(qū)讓很多老紅木人在和客戶交流時效果很差。對于很多消費者和新木友來說,要弄明白紅木和紫檀、花梨、酸枝的關(guān)系確實是比較艱深的事。
很多消費者根本就對紅木沒一點概念!哪怕有做過一些功課,但遇到那些缺德的商家,你跟他說紅木,他跟你說檀木、花梨、酸枝;你跟他講學名,他跟你繞俗稱;你跟他講俗稱,他跟你耍流氓!
紅木和檀木哪個好?花梨是不是紅木?酸枝好還是紅木好?幾下就能把很多新手帶到坑里去了...甚至大多數(shù)買了紅木家具的人根本就沒弄明白紅木是什么!再加上一些商家的故意誤導(dǎo),更是茫無頭緒。別看有些人買了整屋的紅木家具,其實那些只是他自己以為的“紅木”。實際上到底買了什么,別說他自己不知道,我們也經(jīng)??床欢?/span>...
不是說俗稱就不好,但是很多人都是隨著市場大流叫,也按市場價賣,說起來也沒問題。有些負責任的還會主動告訴客戶這個木頭是不是國標紅木。更專業(yè)一些的還會把這個木頭的密度硬度色澤紋理和對應(yīng)的某種紅木做個比較,這些都是好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。但有些根本就是扯蛋,根本就不是隨市場大流來,而是弄一套自己的歪理邪說。
現(xiàn)在沒有工商統(tǒng)一定價了,加利潤可以,加品牌溢價也可以,怎么加都不犯法。但把非洲酸枝說成大紅酸枝在賣,把伯利茲說成海南黃花梨,直接在市場價后面加了0,哪怕不犯法,也算騙吧?
什么障眼法都沒有,直接繞幾句俗稱就把人蒙倒成交,甚至加價幾倍、十倍、幾十倍的賣,這是沒一點技術(shù)含量的騙,屬于是最不要臉的明搶、硬騙,類似以前最被江湖好漢看不起的下蒙汗藥。被這么蒙倒的人也是最冤、最苦的,連給自己找個理由、找個借口、找個臺階的機會都沒有。不僅被騙錢,還被侮辱,被騙的一點尊嚴都沒有。